在线国产精品看片|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|久久久18无码精品亚洲日韩|免费视频天天插天天操

<menu id="c4gms"></menu>
  • <dfn id="c4gms"><code id="c4gms"></code></dfn>
  • <ul id="c4gms"><dd id="c4gms"></dd></ul>
    <menu id="c4gms"></menu>
  • <rt id="c4gms"><code id="c4gms"></code></rt>
      全國

      當前位置:

    • 熱門地區(qū):
    • 選擇地區(qū):
    • ×
    當前位置: 初三網(wǎng) > 初中語文 > 語文知識點 > 正文

    紙的發(fā)明表達了作者什么之情

    2021-05-09 11:49:18文/董玉瑩

    表達了作者對于古人聰明才智的贊美之情?!都埖陌l(fā)明》是人教版小語教材第六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,這是一篇說明性的課文。根據(jù)中國古代歷史資料,公元105年,一位名叫蔡倫的宮廷太監(jiān)向皇帝赫帝提出了這種新發(fā)明的紙張。歷史學家范華(公元398-445)記錄了這種情況,但是中國西部和西藏的考古發(fā)現(xiàn)表明紙張是在數(shù)百年前發(fā)明的。

    紙的發(fā)明表達了作者什么之情

    課文原文

    造紙術(shù)的發(fā)明,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,早在幾千年前,我們的祖先就創(chuàng)造了文字??赡菚r候還沒有紙,要記錄一件事情,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,或者把文字鑄刻在青銅器上。后來,人們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。這些竹片、木片用繩子穿起來,就成了一冊書。但是,這種書很笨重,閱讀、攜帶、保存都很不方便。古時候用“學富五車”形容一個人學問高,是因為書多的時候需要用車來拉。再后來,有了蠶絲織成的帛,就可以在帛上寫字了。帛比竹片、木片輕便,但是價錢太貴,只有少數(shù)人能用,不能普及。

    人們用蠶繭制作絲綿時發(fā)現(xiàn),盛放蠶繭的篾席上,會留下一層薄片,可用于書寫??脊艑W家發(fā)現(xiàn),在兩千年多年前的西漢時代,人們已經(jīng)懂得了用麻來造紙。但麻紙比較粗糙,不好書寫。

    大約在一千九百年前的東漢時代,有個叫蔡倫的人,吸收了人們長期積累的經(jīng)驗,改進了造紙術(shù)。他把樹皮、麻頭、稻草、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斷,浸在水里搗爛成漿;再把漿撈出來曬干,就成了一種既輕便又好用的紙。用這種方法造的紙,原料容易得到,可以大量制造,價格又便宜,能滿足多數(shù)人的需要,所以這種造紙方法就傳承下來了。我國的造紙術(shù)首先傳到鄰近的朝鮮半島和日本,后來又傳到阿拉伯世界和歐洲,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(fā)展,影響了全世界。

    查看更多【語文知識點】內(nèi)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