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国产精品看片|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|久久久18无码精品亚洲日韩|免费视频天天插天天操

<menu id="c4gms"></menu>
  • <dfn id="c4gms"><code id="c4gms"></code></dfn>
  • <ul id="c4gms"><dd id="c4gms"></dd></ul>
    <menu id="c4gms"></menu>
  • <rt id="c4gms"><code id="c4gms"></code></rt>
      全國

      當(dāng)前位置:

    • 熱門地區(qū):
    • 選擇地區(qū):
    • ×
    當(dāng)前位置: 初三網(wǎng) > 初中歷史 > 歷史知識點 > 正文

    誰發(fā)明了造紙術(shù)

    2021-12-12 10:08:14文/董玉瑩

    西漢時期(公元前206年)中國已經(jīng)有了造紙術(shù),東漢元興元年(105年)蔡倫改進了造紙術(shù)。他用樹皮、麻頭及敝布、魚網(wǎng)等原料,經(jīng)過挫、搗、炒、烘等工藝制造的紙,是現(xiàn)代紙的淵源。這種紙,原料容易找到,又很便宜,質(zhì)量也提高了,逐漸普遍使用。為紀(jì)念蔡倫的功績,后人把這種紙叫作“蔡侯紙”。

    誰發(fā)明了造紙術(shù)

    造紙過程

    第一是原料的分離,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堿液中脫膠,并分散成纖維狀;

    第二是打漿,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,并使纖維帚化,而成為紙漿;

    第三是抄造,即把紙漿滲水制成漿液,然后用撈紙器(篾席)撈漿,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;

    第四是干燥,即把濕紙曬干或晾干,揭下就成為紙張。

    查看更多【歷史知識點】內(nèi)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