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国产精品看片|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|久久久18无码精品亚洲日韩|免费视频天天插天天操

<menu id="c4gms"></menu>
  • <dfn id="c4gms"><code id="c4gms"></code></dfn>
  • <ul id="c4gms"><dd id="c4gms"></dd></ul>
    <menu id="c4gms"></menu>
  • <rt id="c4gms"><code id="c4gms"></code></rt>
      全國

      當前位置:

    • 熱門地區(qū):
    • 選擇地區(qū):
    • ×
    當前位置: 初三網(wǎng) > 初中歷史 > 歷史知識點 > 正文

    竹林七賢七個人的典故 竹林七賢都有誰

    2023-11-13 09:36:37文/勾子木

    竹林七賢七個人的典故:竹林七賢,是指三國魏正始年間(240年—249年),嵇康、阮籍、山濤、向秀、劉伶、王戎及阮咸七人。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竹林之下,喝酒、縱歌,肆意酣暢,世謂七賢,后與地名竹林合稱。

    竹林七賢七個人的典故 竹林七賢都有誰

    竹林七賢七個人的典故

    嵇康

    嵇康(223年-262年)三國魏著名文學家、思想家、音樂家。字叔夜。譙國至人。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,任過中散大夫,世稱嵇中散。

    嵇康在政治思想上“托好老莊”,排斥“六經(jīng)”,強調名教與自然的對立,主張決破禮法束縛。他的哲學思想基礎是唯物主義自然觀,堅持樸素的唯物主義的認識論 。他認為“元氣陶鑠,眾生稟焉”(《明膽論》),肯定萬物都是稟受元氣而產(chǎn)生的。提出“越名教而任自然”之說。嵇康自幼聰明好學,才思敏捷。其文“思想新穎,往往與古時舊說反對”(魯迅《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》)。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、《難自然好學論》等為其代表作。

    阮籍

    阮籍(210年~263年),三國魏詩人,字嗣宗。陳留尉氏人。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。阮籍作品今存賦 6篇、散文較完整的9篇、詩90余首。阮籍的詩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學成就。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《詠懷詩》82首。阮籍著作,《隋書·經(jīng)籍志》著錄有集13卷。原集已佚。不過他的作品散失的并不多,以詩歌為例,《晉書·阮籍傳》說他“作《詠懷詩》八十余篇”,看來全部流傳了下來。

    山濤

    山濤(205年—283年),字巨源。河內懷縣人。西晉時期名士、政治家,“竹林七賢”之一。山濤是竹林七賢中最年長的一位。他之加入竹林名士,是以其風神氣度。同為竹林七賢的王戎對他的評論是:“如璞玉渾金,人皆欽其寶,莫知名其器。”也就是說,他給人一種質素深廣的印象。而大器度,正是其時名士之一種風度。

    雖然山濤與嵇康、阮籍情意甚篤,但是志趣其實并不相同,這從他舉嵇康自代以至引出嵇康與之絕交一事,即可說明。他走的是另一條入仕的道路。

    向秀

    向秀,(約227年-272年),字子期,魏晉間文學家。竹林七賢之一。河內懷縣人。少穎慧。與嵇康等友善。向秀本隱居不出,景元四年 (263)嵇康被害后,在司馬氏的高壓下,他不得不應征到洛陽。此時寫作《思舊賦》。后任散騎侍郎,又轉黃門散騎常侍。向秀好老莊之學。

    當時《莊子》一書雖頗流傳,但舊注“莫能究其旨統(tǒng)”,向秀作《莊子隱解》,解釋玄理,影響甚大,對玄學的盛行起了推動作用。但向秀未注完《秋水》、《至樂》。稍后,郭象在《莊子隱解》的基礎上補完《秋水》、《至樂》注釋,又加發(fā)揮,成為當代所見的《莊子注》。

    查看更多【歷史知識點】內容